興寧市民“話梅”反映:
尊敬的領導: 您好!冒昧給您寫這封訴求信,希望您能在百忙中抽空看一看。 我自幼在興寧長大,現就讀廣州某高校,今年因疫情學校未能開學,居家學習為主。在這期間,我有個很大困擾:在興寧,我暫未發(fā)現一個像高校圖書館那樣可提供自習和借書服務的安靜學習之地。關于這一困擾我也和不少朋友以及在一些學校貼吧尋求過幫助,但咨詢一番后發(fā)現大家都和我有一樣的困擾。經常會在一些人流量少的糖水店、奶茶店看到一些高中孩子點一杯飲料,只為能夠有個安靜的環(huán)境在那復習個半天,甚至有一正在準備考研的朋友在外租了半年房,只為有一個安靜的復習環(huán)境。 據我目前所能了解,興寧現僅有一家圖書館(位于公園路),自小也常去那里借書游覽,所以對那也比較熟悉,但是它還存在以下好些問題 :
(1)開放時間短。現開放時間為上午:8:30—11:30;下午:2:30—5:00,逢星期四閉館、晚上不開放。算下來開放時間一天只5.5h。建議適當調整延長開館時長。
(2)面積小,場館數少,分區(qū)不夠合理。圖書館一共3層:一樓綜合外借區(qū)、三樓少兒外借區(qū)和流動分館外借區(qū)(二樓有個電子閱覽室,暫未開放)。展館數量少,無法有針對性地滿足不同人群的學習閱讀需求。此外,每個展館所設桌椅數量少,且不能攜帶任何個人物品(如電腦,書籍)進入,因此無法提供一個自習好環(huán)境。建議放寬出入限制,圖書加磁,借出登記時消磁,既能方便大家自習,也能防止圖書丟竊。
(3)圖書年久量少。無論哪個區(qū),藏書種類和數量少,遠無法滿足現學生所需具備的知識儲量。此外,藏書年份較久,很多經過多次借閱出現磨損,損壞情況。書籍更新慢,跟不上時代發(fā)展需求,建議在書架有限情況下,淘汰部分過時書籍,增多時事書籍、專業(yè)書籍和世界名著等??紤]到經費,可嘗試宣傳圖書館書籍募集公益活動,回收市民書籍,增加書籍儲量,同時很好宣傳了圖書館。
(4)書籍擺放略亂,分類不夠明確,細致。可嘗試建設圖書館官方網站或者書籍系統(tǒng)(在家登錄即可查詢是否存有書籍、已借數量、余量、所放展館及書架位置);設置專區(qū)(也可采用宣傳欄、小黑板、微信公眾號渠道)擺放熱門和推薦書籍,更好地提供書籍外借服務,提升流動效率。 少年強則中國強!實現“中國夢”必然離不開強大知識儲備。雖然互聯(lián)網的快速發(fā)展,給我們帶來很大便利,但仍取代不了紙質書籍帶來的學習體驗。 這些年,興寧在不斷發(fā)展,重建了神光山和人民公園,給我們提供了休閑娛樂健身的場所。每次寒暑假回來,都能感受到興寧的變化。國家一直重視人才培養(yǎng),不斷為他們創(chuàng)造更好的學習和社會環(huán)境,也許經費有限,規(guī)模不能和一線城市比,但為祖國未來而修建一所更好的圖書館,值得有所行動。 以上是我的訴求,尚且年輕,可能看事較片面,考慮不夠周到,望包涵。但我相信,修建一個更好的圖書館是為學生謀福的一件事情。靜候回復!
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,請打賞支持一下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