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國禮品網訊】早就聽到文博界的前輩、行家和民間收藏者們斷言官窯瓷器由皇家壟斷;皇家的瓷器幾乎沒有瑕疵,若有瑕疵當即毀壞,是不能出窯廠的;老百姓是根本不能用官窯器的,凡此種種觀念都因為不完全知道官窯制度使然。編者仔細研讀中國陶瓷方面的著作、論文,再經多年的實物及文史資料的考證反復研究,發現皇家壟斷官窯瓷只是一個愿望和神話,實際上是做不到的,而且當利益相關時,連皇帝也會下令將官窯器出售,所以官窯瓷器完全有可能流入民間。
官窯制度在明清兩代逐漸形成。在唐朝后期的邢窯產品上,始見手寫“官”字,可能是從燒成的瓷器中挑選出上好的器皿送進宮內,北宋雖有固定的官窯,其制度如何,因缺乏史載而不明,而其時的定窯、汝窯、鈞窯燒造的瓷器通常是先由官方(朝廷所派專員)挑選,其余的產品則由工匠上市銷售,元代的官窯制度是怎樣的,至今還是個謎,明朝宣德皇帝和成化皇帝重視制器,不僅創制了五彩、霽藍、霽紅、嬌黃、斗彩等新品種,而且能把青花釉里之紅色燒得極其鮮艷,為明代瓷器史上的兩個高峰,真正意義上的官窯制度也在此時逐步形成,即在江西景德鎮指定某些窯廠專為宮廷燒制御用瓷,而不準燒制商品瓷,這些規定其實僅為皇家的美好愿望,企圖以獨特、獨有的禮器、日用器、賞品向人們顯示獨有的皇家氣派,即企圖壟斷天下最為精美的瓷器,其實是做不到的,明朝皇帝通常派太監督管窯務,而太監專制兇狠的管理,嚴重地盤剝窯戶窯工,其中一項做法為搭燒,即強令窯戶搭燒官窯器,以完成皇家的差使,搭燒就是使民窯燒制官窯器合法化,至少民窯可以在搭燒時多做出官方所索要器皿的數量,即為了保證燒制成功一件,需做三四個坯,由于搭燒,明代的景德鎮就出現了被稱為“官古”的窯戶,即專門仿古官窯器的窯戶,其中名噪一時的為陸子順,他于正統元年進獻瓷器5萬余件,英宗命“送光祿寺充用,賜鈔償其值”陸氏進獻的瓷器可以充用,肯定其精美程度可比官窯,此例足以說明民間確實在造官窯瓷器。
督陶官的營私舞弊也是使官窯器流向民間的一條途徑,宣德時太監張善督陶,“貪黷酷虐下人不堪,所造官窯瓷器多以分饋其同列,事聞,上命斬于都市,梟首以徇?!睆埳品赣袃纱笞餇?,其一便是把官窯瓷器分贈同列,可知此為官窯瓷器走到民間的一條途徑,本來督陶官以職務之便送幾件瓷器給同僚是平常事,可是這個張善做得太過分,再加之“酷虐下人”,引起了民憤,才兩罪并罰而至處斬、梟首示眾,其后的督陶官還會不會把官器送給同僚、親友,應該還是禁而不止的,不過做得隱晦、適當一些罷了,唐英在乾隆八年二月二日的奏章中說:“故廠造成供御之瓷,則有黃器及錐拱彩繪、五爪龍等件,此等器皿,非奉賞賜,凡在臣下不敢珍藏擅用,以滋違制之戾?!碧朴槎教展俅_實謹慎勤敬,不敢擅用和珍藏御用瓷器(專指黃器、琺瑯彩瓷和繪有五爪龍之器),那么,唐英的前后任怎樣,則不得而知,然而在唐英辯白的背后,卻說明了皇帝知道督陶官有把御瓷外贈之事,再說黃器、錐拱彩繪、五爪龍以外的瓷器又怎樣,其或有流傳至民間,當無疑問。
裝箱、運輸中的紕漏致使官窯瓷器品質降低、流向民間時或有之,乾隆六年五月,怡親王諭字唐英:“燒造上色瓷器甚糙,釉不好,瓷器內亦有破的”,唐英上奏作了言辭懇切的辯解,乾隆閱讀奏疏后,作朱批:“不但去年,數年以來所燒者,遠遜雍正年間所燒者,且汝從未奏銷,旨到,可將雍正十、十一、十二、十三等年所費幾何,所得幾何,乾隆元年至五年所費幾何,所得幾何,一一查明,造冊奏聞備查,仍繕清單奏聞?!碧朴①M了很大的功夫才做成報銷清單,結果卻是“以所造瓷器釉水、花紋遠遜從前,又破損過多,因分條核減,共銀二千一百六十四兩五錢五分三厘三絲五忽二微,奏令賠補?!闭f實在的,這一處罰是很輕的,因為參與審核和奏議的和碩怡親王、果毅公訥等都知道有些責任不該由唐英來負,唐英“實有鞭長莫及之勢”,在出窯、挑選、裝箱、運輸諸環節都可能出紕漏,這也是官窯器流向民間的一條途徑。
更有甚者,乾隆皇帝曾下旨將不符宮廷御用器的作品在景德鎮公開銷售,用土窯燒造瓷器較難保證質量,康熙、雍正兩朝選剩之件向無解交之例,隨散貯廠署,聽人匠使用,唐英因要奉旨造清單奏銷,于是要設法讓乾隆皇帝知道落選之次色瓷與正選的上色瓷的比例:上色瓷十中難得四五;有時他又說次色腳貨及破損等數幾與全美之件數等,大概上色瓷僅得三到四成,難得五成,次色瓷也是如此,其余的是破損變形者,唐英以黃器、五爪龍等為理由,欲將次色瓷全部運抵京城,交朝廷處置,乾隆的朱批為“黃器如所請行,五爪龍者,外邊常有,仍照原議行?!彼^黃器,指單色釉嬌黃瓷器及外黃里粉彩之瓷,所謂“仍照原議行”,即可將次色瓷在當地銷售,包括繪有五爪龍圖案的次色瓷,此例一開,官窯生產的次色瓷就合法地出現于市場,而且數量很大,還有可能夾雜著一些上色瓷,到光緒時,皇家干脆在景德鎮創建了銷售瓷器的公司,這是一條官窯瓷器流向民間的合法途徑。
唐英是一位甚得窯工窯戶愛戴的督陶官,可他也不得不感嘆:“工匠之弊,又不勝防也?!惫そ碁榱诉^日子、過好日子,就會想方設法占有自己所燒造的官窯瓷器,甚至占有最上等的器皿,這也是一條官窯瓷器流向民間的途徑。
在明確了上述官窯瓷器流向民間的途徑后,收藏家有可能持有連博物館都沒有的官窯瓷器,博物館所藏官窯,收藏家完全有可能持有。